2025-04-12 18:28:01 西北工业大学
近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尹大川教授生物大分子研究室和骞爱荣教授骨代谢研究室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RNA递送载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研究发现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乙烯胺(polyvinylamine,PVAm)可用于多种RNA的体外和体内递送,具有转染效率高、安全性好、经济性好等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药学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22,345,20-37)上。
当前RNA药物研发的主要瓶颈在于递送载体较难同时满足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严格要求。经典的聚乙烯亚胺(PEI)载体因与核酸分子间较强的结合能力和胞内“质子海绵效应”的存在而具备较高的转染效率,但同时其细胞毒性也较强。而聚乙烯胺(PVAm)与RNA之间亲和力适中,兼具胞内的“质子海绵效应”,既可有效保护RNA在循环过程中不被降解,又能促进RNA的胞内高效释放。研究结果表明,PVAm可向正常细胞、肿瘤细胞、干细胞等递送不同大小的RNA(siRNA、miRNA和重组RNA等),具有优于目前商品化的Lipofectamine 2000和INTERFERin PEI的转染效果,且细胞毒性较低。以PVAm为载体向异种移植人骨肉瘤小鼠体内递送miR-34a,对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向高脂饮食诱导高血脂小鼠体内递送si-ApoB,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血脂水平;同时,PVAm递送体系对两种模型动物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也无明显的免疫原效应。
此外,PVAm作为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大宗化学品,其价格远低于现有的商业化RNA载体。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下一代RNA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经济的候选载体。
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田野助理教授,博士研究生赵一浦和博士后印崇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邓旭东副教授,尹大川教授、骞爱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本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阳离子聚乙烯胺线形高分子作为转基因载体的应用,ZL201811099409.8)。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其他媒体文/图等稿件,均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服务。我们不保证同意其观点,也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若涉及的稿件有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两周内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