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18:26:24 科技日报
记者9日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李宜彬教授团队首次利用自主研发的紫外-数字图像(UV-DIC)系统,实现了3000℃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无损检测领域权威杂志《无损检测与评价》。
该论文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山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董亚丽介绍,他们通过紫外-数字图像系统,仅用单个紫外滤光片就有效抑制了3000℃热辐射,同时开发出以碳化铪粉末为散斑材料的超高温散斑制备工艺,最终在3000℃环境下成功测量了石墨热膨胀系数,并清晰记录了被测对象从室温到3000℃的高质量图像。
该成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山实验室联合研发。“该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准确测量热端部件在超高温极端热力耦合条件下的热变形,对于助力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李宜彬说。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其他媒体文/图等稿件,均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服务。我们不保证同意其观点,也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若涉及的稿件有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两周内通知本站删除